巴渝山城,嘉陵江畔,我们的开放日终于第一次走进了重庆,跟这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影像故事。初来乍到,山景江色相呼应的不夜山城让人留恋,喷香麻辣的火锅让人垂涎,更重要的是,这里的小伙伴们的直爽和热情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踏足重庆,但还是有数百位热情的观众报名参加,把现场的气氛营造的火热,不但现场挤的满满当当,而且提问和交流的热情超高,首先要感谢大家的到来和支持!

为了让重庆的小伙伴更好的了解我们,这次的活动安排也非常丰富,展映作品当中有贺思敏导演的动画作品《中国病人》孟优导演的品牌微电影作品《发现rio》、还有章程马咏贤导演的悬疑剧情短片《烟火》《白夜》,题材丰富,让大家在几个小时当中看到更多精彩的内容。

同时,我们还邀请到了来自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两位大牌导师——《蝴蝶效应》的副导演Peter D.Marshall和学院声音设计主任Jeremy Butler,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。

展映回顾:

贺思敏:96年年轻导演的创作心得

贺思敏的身上带着一点儿“传奇”的色彩,96年出生的贺思敏并不是动画专业的学生,这部《中国病人》是她在大二下学期跟两位同学一起完成的作业作品,然后就在中国大学生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大赛中拿下了一等奖。

由于一起创作的三个小伙伴都不是动画专业,他们的创作冲动爆发的时候,只能用“原始”的制作方法来完成这部作品。每天课业繁重,三个人只能晚上在师兄的工作室里,加班加点熬夜来赶制这部作品,细抠每一个细节,同时大量观影,把V电影上的全部动画短片看了个遍。相信他们的做法对很多起步阶段的创作人来说很有启发,当你的创作冲动来敲门,所有的困难就就不是困难,实际去做比有很多创作计划要重要的多。

孟优:计划赶不上变化,导演的二次创作非常重要

孟优导演的作品是一部品牌微电影《发现Rio》,他的初衷其实只是拍一部企业宣传片,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让他完成了一次非凡的“二次创作”。在国外的拍摄有时候跟国内的制片设计差距很大,很多客观因素会让你的拍摄不可能按计划进行。比如,这一部《发现rio》,巴西的贫民区中的突发情况和危险状况是不可控的;当地被拍摄孩子的情绪变化,也让导演没办法按计划拍摄剪掉她头发的画面;再加上国内设计的很多现场交易的场景,在巴西实地勘察之后被证明已经不可行,都要求导演要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,及时想出好的办法来完成一部作品。

所以导演一改企业宣传片的定位,用拍纪录片的手法做出了一部微电影。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甚至是偷拍,来捕捉一些当地人最细腻的情感,将它们与摆拍相结合。同时在后期制作中,大量加入旁白,既是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,同时又是让客户和观众都满意的补救处理。

在拍摄中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,所以导演的二度创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。

章程、马咏贤:如何拍出低成本高质量的悬疑片?

章程马咏贤两位来自上海的导演搭档给大家带来的是非常干货、实用的内容,以《白夜》《烟火》两部悬疑短片来论述:如何拍一部低成本的悬疑片?

现在的市场已经证明,大成本大制作的电影不一定会受欢迎,而现在很多小成本的悬疑片越来越受喜欢。为什么?可以这么说,悬疑片本质上就像一个魔术,观众明知道自己是被骗的,而导演巧妙的铺梗和破梗,让观众连被骗都觉得很爽,所以首先故事本身设计得好,也就是“出人意料”,那只靠故事就能吸引很多观众。

有了好故事,讲故事的方法也很重要。马咏贤就给我们的创作人提供了讲故事的几个小技巧,比如悬疑片完全可以不提前抛出问题,而是让观众在导演的引导下自己去找问题。这个过程中就有一个“障眼法”的技巧,叫做“叙事性诡计”。在导演讲故事的过程中,故意暗示一个结论,这就会给观众一个“误导”,当真相揭晓的时候大家会发现,这是导演故意铺设的陷阱,很多成功的悬疑电影都是成功的使用了这个套路。

而关于低成本拍好片,最重要的三点就是场景少、演员精、以及后期特效的成本控制。如果成本有限,就不要在故事中加入天马行空的、不切实际的场景设置,不要花费大量金钱去制作特效,而是用故事情节来吸引人。

但是,低成本,绝不意味着低质量,低成本电影同样可以有丰富的想象和很高的格局,尤其是刚起步的创作人一定要明确这一点。

主题分享:

Peter Marshall:拍电影,是一种艺术级的生活方式

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导师Peter Marshall不是第一次来开放日了,而这位《蝴蝶效应》的副导演、也是从也40年的资深电影人每次都能给小伙伴们带来新的启发。比如导演在整个团队中的作用,并不只是负责指导表演,同时他是整个电影剧组的带头人,需要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。

在遇到交流上的问题的时候,导演不可能强硬的让团队中的所有人接受自己的想法,而是需要去引导,包括演员和团队成员,让他们乐于成为这部电影的一部分。作为剧组团队的领导人物,导演需要用自己的带头作用去让其他人受到感染,让大家拧成一股绳,为同一个目标、同一部电影而努力。而且在剧组中没有任何人是一个小人物,作为导演必须去带动他们每一个人。

同时他也分享了成为一名优秀导演的7个层次:

1、要研究日常中人的行为:要留意观察人们的举动,并知道他们的动机。

2、要讲会故事,导演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深究故事的每个细节,分析每一个场景。

3、要关注演员的表演,演员最需要得到的就是导演的信任,好的导演能创造一个“安全”的环境给演员,而且通过交流能触碰他们的内心

4、要了解剪辑的原则,好的导演会非常熟悉后期剪辑的原则,前期会创作出一个视觉性的剧本。

5、要学会从观众的角度来运用镜头,要不断设想观众观看的角度,反复考量一个画面要让让观众体会哪种感情。

6、要知道走机位的技巧,明确自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,要如何通过机位的移动来表达自己要说的。

7、好的导演要了解剪辑、摄像、美术等等每一个环节,并深刻领悟前六个环节的重要性。

另外一位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导师Jeremy Butler也在现场做了精彩的分享,他是一位声效师和作曲家,参加过很多电影、电视剧以及动画的声音创作。Jeremy为大家详解了电影中声音创作的完整过程,包括对白、音乐和音效,在这其中,最重要的就是对白,这也是低成本电影最需要把握住的要点之一;同时,音乐和音效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,它们可以带动观众的情绪点,而且可能成为整部影片的最大亮点。

第一次的重庆之旅圆满结束,由于是第一次,我们尽量带来更丰富的内容给大家,重庆的小伙伴们也给予了我们热情的回应!

我们要非常感谢今天到场的所有导演和老师,感谢今天到场所有的小伙伴,感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支持,另外,更要感谢今天志愿者小伙伴们对我们的帮助!接下来我们会去往羊城广州,今年的开放日之旅持续进行中!

活动现场: